首页》乐游炎陵》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县城内景区概况

来源: | 作者:炎陵旅游网 | 发布时间: 614天前 | 358 次浏览 | 分享到:

红军标语博物馆景区

炎陵是一块红色热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至1938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率领红军来到炎陵,开展了建党、建军和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一系列革命首创性实践活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军标语及红色革命旧址、纪念地。2011年,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建成,成为了炎陵县红色旅游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县城中心一个集教育、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景区。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文化广场、红军标语博物馆、洣泉书院、江家试馆、接龙桥战斗旧址等景点。












红军标语博物馆

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是全国首家集中保护和展示红军标语的专题博物馆,是经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中宣部备案的重点文化工程。右侧50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洣泉书院,与博物馆一起构成红军标语博物馆景区。景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博物馆场馆面积3892平方米,另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多媒体课堂、贵宾休息室、文物库房等。

红军标语博物馆于2011年6月建成开馆,建筑设计以红色为基色,采用现代建筑理念、建筑材料与工艺,融入湘赣边界传统民居元素,建筑外观比例协调,优美大气,寓意深远。馆内设“红色印记”6个基本陈列室,馆藏标语339条,主要展陈了1927年至1938年间工农红军、地方武装、苏维埃政权以及群团组织等书写的标语。这些标语具有时间跨度长、署名单位多、表现形式多样、宣传内容广等特点,以跨越时空的魅力,客观真实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以及湘赣边游击战争时期,红军书写标语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分化打击敌人的斗争历史。红军标语博物馆“红色印记”陈列展览获评“湖南省‘十三五’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秀奖”。红军标语文物展示利用案例入选“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重点推介项目名单”。

红军标语博物馆是炎陵县红色文化地标,是国家省市重要红色宣教阵地,参观接待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央军网、新华社、学习强国、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新湘评论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训基地、火箭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传统教育基地、广州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潇湘“红八景”、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批湖南省红色旅游(区)点,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此后洣泉书院兴学不断。

洣泉书院处于洣水发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遥望云秋,诸山而列,书院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对称,屋檐施石沟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属江南清初祠堂建筑形式,土木结构,三进两厢式建筑,建筑面积1942㎡,两厢为学生学舍,有大小房间58间。整个书院古朴幽静,校舍之间有走廊相环,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园木柱威武挺立于两侧,气势非凡,院内古树苍绿青翠,后院有花坛,鱼池装饰别有一番情趣。书院建筑中轴设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三进,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书院一进为天井式室内庭院,入大门沿回廊,经讲堂两旁狭长的通廊,可进入大成殿和东西斋舍,交通流线明确合理动静相宜。二进是中厅,即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为历代老师授课的场所,门首高悬一块木匾“魁星点斗”,为道光年间大清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所题,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金榜题名。讲堂两边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门。过讲堂后左右有两个对称布局的天井,洣泉书院共有天井11个,大小不一,变化多样。正面为大成殿,殿内中原设有孔子神位,两侧为先生寝房,洣泉书院大成殿的后侧,原是书院老师的住室,左右两间、中间为天井,花池是整个书院的后花园,在书院的东侧斋舍,共有号舍20间,每间不足5平方米,是名符其实的斗室,两侧斋舍与此对称布局,形制大小及数量基本一致,生员每两人一间,寒窗苦读,斋舍有时也兼作考场,自宋至清,炎陵考取进士11人,举人43人,贡生374人,大部分人都在洣泉书院就读过。

1928年3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一团来到酃县城,将团部设在洣泉书院,亲自领导了酃县“三月起义”,部署了接龙桥战斗,为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转移和两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

洣泉书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历史的见证地,启迪后人的宣传教育基地,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民盟传统教育基地、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等荣誉称号。












江家试馆

1932年,李天柱、王震率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一师来到炎陵县城,在江家试馆内外墙壁上写下大量革命标语。1970年,当人们在对江家试馆墙壁进行技术处理后,被掩盖的51条(组)标语奇迹般的显露出来。江家试馆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标语楼”,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接龙桥战斗旧址

接龙桥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历史悠久,建筑工艺独特。1928年4月,毛泽东亲自部署了接龙桥战斗,在此桥一带击溃湘敌一个团及地方武装,有力掩护了朱德、陈毅部队向井冈山转移,为朱毛第一次会面和两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接龙桥战斗旧址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门景区

  • 炎帝陵-国家5A级景区

    炎帝陵-国家5A级景区

    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之地“神州第一陵”

  • 神农谷-国家4A级景区

    神农谷-国家4A级景区

    神农尝百草,毛泽东朱德第一次见面之地,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是湘赣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发源地。

  • 云上大院-国家3A级景区

    云上大院-国家3A级景区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高效生态农业园,总面积83.8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2294㎜,年平均气温12.6℃......

  • 炎帝公园

    炎帝公园

    炎帝公园又名湘山公园,位于炎陵县县城西郊,与西城中心广场一桥相 连。公园总面积 11300 亩,山峰......

其他分类
热门分类
炎陵全域旅游网导航